亚洲日韩女同无线码|日韩无码人妻精品视频|国产美女久久久亚洲综合|国产在线观看91精品亚瑟|97精品在线免费视频观看|人妻无码诱惑精品一区二区|无码av无码一区二区桃花岛|人妻精品久久无码专区色视蜜臀

欄目導航

聯(lián)系我們

康氏文化研究會

地址:河南省南陽市長江路779號
電話:0377-63117878
郵箱:kswhyjh@126.com
QQ: 2404165663   1465588485 

當前位置:首頁 > 康氏要聞

康氏文化研究會2015年宗親聯(lián)誼情況總結(jié)暨2016年工作安排

瀏覽: 次 日期:2016-05-04

 

各位宗長、各位宗親: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在這春花爛漫的美好季節(jié),丹霞大酒店又迎來了來自全國各地以及韓國的康氏宗親。大家?guī)е鴮凳衔幕芯康臒崆嘘P(guān)注,帶著共商康氏發(fā)展大計的家族責任,帶著促進康氏宗親聯(lián)誼的滿腔熱情,前來參加一年一度的中華康氏宗親聯(lián)誼大會。大家都是為著敬宗睦族、弘揚康氏文化優(yōu)良傳統(tǒng)、促進社會和諧發(fā)展的共同目標,走到了一起,歡聚在一起。在這親情縈懷的幸福時刻,我謹代表中華康氏文化研究會,向各位不辭辛苦前來參會表示熱烈的歡迎和真摯的感謝!

按照會議的議程,我代表康氏文化研究會,向大家匯報過去一年的活動情況,并就2016年活動的總體思路和重點工作做出安排,敬請各位宗長、宗親審議并提出寶貴意見。

 

一、2015年度工作回顧

(一)分會發(fā)展穩(wěn)步推進

2015年,在各地宗親的積極參與和熱情配合下,地方分會又有了新的發(fā)展,新成立分會10個,全國各地分會總數(shù)達到247個(其中省級分會5個,地市級分會16個,縣級分會226個)。中華康氏文化研究會的影響力得到進一步擴大,康氏文化研究和康氏宗親尋根聯(lián)誼的空間、規(guī)模有了更大的拓展。此外,湖南、安徽、重慶、陜西、黑龍江五省市已成立了籌委會,只待時機成熟即召開成立大會,宣告正式成立。

同時,有的研究會還結(jié)合各自具體情況,遵照章程,適時進行了換屆選舉,為宗親活動的正常開展提供了必要的保證。如廣東省康氏文化研究會于2015年3月14日召開換屆籌備會以來,換屆籌備組組長康德成宗長,多次帶領(lǐng)籌備組成員深入各地進行調(diào)研和宗親聯(lián)誼,得到廣大宗親對換屆工作的熱情關(guān)注和積極支持,為確保換屆工作的扎實、有序開展和取得圓滿成功做了充分的準備。

(二)宗親聯(lián)誼不斷深化

2015年,各地宗親聯(lián)誼活動開展得紅紅火火,亮點紛呈,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多地方的宗親都是在研究會的倡導下,利用祭祖、建祠、聯(lián)譜、尋根等各種機會相互走訪,共謀發(fā)展。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一年來全國省際交往的宗親聯(lián)誼活動就達20余次。廣東、湖南、四川、江西、福建、山東、陜西、河南、貴州、河北等省聯(lián)誼活動最為活躍,成效好、影響大。四川省分會換屆選舉以后,于6月13日在成都召開四川省宗親聯(lián)誼會,集全省宗親的智慧和力量,一起譜寫康氏文化研究的新篇章。重慶市永川分會以清明祭祖為平臺開展宗親聯(lián)誼,于4月5日,舉行了第25屆清明祭祖聯(lián)誼會,對鼓勵宗親敬宗念祖、互幫互學、促進文化研究深入發(fā)展起到了積極作用。福建康氏宗親清明祭掃康朗公陵墓、黔川渝接壤地宗親及陜西富平、河南開封等多地宗親舉行清明祭祖,都是很好的宗親聯(lián)誼形式。還應(yīng)提到的是,河北省分會副會長康建國與康正祿宗親,騎車50多公里,到元氏縣進行宗親聯(lián)誼,深深感動了當?shù)刈谟H,也有效推進了元氏縣康氏文化研究會的成立。

過去的一年,我們與臺灣宗親、韓國宗親的聯(lián)誼、互動也更加深入。2015年新年伊始,臺灣中華康氏宗親會成立兩周年慶典在臺北隆重舉行,我們受邀組團一行11人赴臺祝賀,與臺灣宗親進行了富有成效的交流,共議創(chuàng)造兩岸“幸??禈?rdquo;,讓“康家血脈,千秋不斷”,讓“康氏精神,萬世流傳”。6月,閩臺康氏宗親又攜手參加在武夷山舉辦的“第七屆海峽論壇”,期間,總會文良副會長及躍金、躍華等多位福建宗親,熱情接待與會的臺灣親人,并帶領(lǐng)他們到漳浦尋根、到永春參觀聯(lián)誼。4月24——27日,韓國信川康氏大宗會組團來中國尋根聯(lián)誼,受到我們的熱烈歡迎和熱情款待。我們陪同韓國親人赴淇縣觀看了“衛(wèi)國古城墻”、“定昌宮”、“康叔祠”等遺址,察看了“康氏文化苑選址”地勢,參觀了康百萬莊園和唐代大詩人杜甫故里,游了南召五朵山,還隆重舉行了“中韓兩國宗親聯(lián)誼座談會”,并游覽了南陽武侯祠和漢畫館,使他們切身感受了兩國康氏同根同源的濃濃親情,也促使兩國康氏間的交流聯(lián)誼更加密切、深入。10月2——5日,我們受邀組團,一行11人赴韓,參加韓國信川康氏大宗會每年10月3日的祭祖大典,并到濟州島參觀聯(lián)誼和祭拜入島始祖康偉。我們參加了四天的全部活動,處處都感受到韓國康氏宗親的熱情、細心、周到和高效,更感受到他們秉承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那份真誠和厚重。特別是當我身著黃色祭拜服裝,與臺灣義勝會長、韓國周熙會長一起領(lǐng)拜的時刻,那莊嚴、肅穆的氣氛,讓我內(nèi)心受到強烈震顫,也油然生發(fā)深深的感動!期間,我們也和韓國宗親討論了兩國三地(中國、臺灣地區(qū)、韓國)宗親交流的機制問題。大家一致認為,三地宗親交往的逐步加深,必將推動康氏文化研究向更加廣闊、深入的領(lǐng)域發(fā)展。

此外,總會還以尋訪、慰問健在的抗戰(zhàn)老兵為載體,借以加深宗親聯(lián)誼。研究會先后多次派人前往湖南、山西、四川、陜西、山東、安徽、河北、四川、浙江、河南等地慰問抗戰(zhàn)老兵、尋訪康姓英烈事跡,在收獲抗戰(zhàn)歲月中康家人浴血奮戰(zhàn)的寶貴資料的同時,也加深了與當?shù)刈谟H的血脈親情,增進了相互了解,密切了相互聯(lián)系。

(三)尋根溯源佳音頻傳

我們尋根溯源的途徑主要有兩個,一是通過《康氏文化》和“中華康氏網(wǎng)”發(fā)布尋根信息,讓各地研究會和廣大宗親幫助尋根。2015年,《康氏文化》共為30位宗親登載尋根信息,為福建永春康氏尋早年遷徙異地的宗親后裔,發(fā)布信息三期,為江西泰和右派(國弼公位下)尋遷徙到全國各地的宗親后裔,發(fā)布信息一期;同時,“中華康氏網(wǎng)”又實時聊天溝通,為康氏宗親尋根溯源搭建了便利平臺。比如,去年第4期刊載四川綿陽康年奎和重慶市榮昌區(qū)康厚元兩位宗親的尋根信息,皆言先祖是“湖廣填四川”時遷居而來,與湖南寶慶府康氏有淵源。寶慶府宗親康繼文看到后即致信《康氏文化》熱情回應(yīng),一是為兩位宗親提供寶貴尋根線索,而是對研究會為康氏宗親提供的尋根平臺表示贊揚。

盡管各位宗親登出的這些尋根信息,目前尚未一一得到回應(yīng),但既然尋根的愿望已經(jīng)傳出,平臺已經(jīng)建起,尋根夢圓的那一天就會越來越近。遠居澳大利亞的康麗莉得以圓夢,就緣于中華康氏文化研究會的寶貴信息和江西昆平會長、明珠副會長的熱情幫助。去年7月,8歲離家直到83歲才找到自己娘家的康美容老人,能與離別70多年的河南西平縣五溝營老康莊村的康莊親人團聚,同樣與我們提供的信息支持分不開。前不久,吉堂一行赴西平縣慰問抗戰(zhàn)老兵時來到這里,康莊的宗親們談及康美容的尋根傳奇,仍念念不忘康氏文化研究會的幫助,

尋根溯源的另一途徑,是在各地研究會的引領(lǐng)下,通過走訪聯(lián)誼和查找譜書資料而實現(xiàn)。去年11月初,為了弄清我們南陽康莊開基祖仲才公的遷徙情況,我與明堂兄一起前往湖南永州尋根。在當?shù)匮芯繒头判?、叔南及四川艷民、保全等宗親的熱心幫助下,經(jīng)認真查閱柏林宗親珍藏的《永郡康氏通譜》,走訪族人,獲得了仲才公一條重要線索,為進一步準確求證提供了路徑。前年,浙江東陽宗親為尋根溯源曾走山東、奔河南、訪總會,皆無收獲。去年,我從購得的《吳寧康氏族譜》中查明,浙江東陽康氏即與其為同一支系。這一發(fā)現(xiàn),幫東陽宗親圓了尋根夢。

去年5月22——25日,在總會綱有顧問、放心副會長率領(lǐng)下,湘川黔渝宗親代表一行14人到江西泰和尋根聯(lián)誼,在江西分會昆平、明珠、良生等宗親及泰和分會的傾力幫助下,查族譜、看遺跡、訪宗親,得出初步結(jié)論:泰和是南八公的祖籍地。給數(shù)十萬眾的南八公后裔以莫大的尋根慰藉。

河北寧晉分會的康同均等宗親,根據(jù)僅有的點滴資料,走訪族人,核查原始家譜,對接字輩,終于確定東馬莊村康氏族人就是三百年前從北圈里遷出的。從而為東馬莊族人重修族譜打下堅實基礎(chǔ),讓他們感激不盡。

四川高縣分會會長康順仁等宗親,不辭辛苦,多次尋訪,幫助早年因隨母改嫁而流落他鄉(xiāng),近百年未與祖籍地加樂鄉(xiāng)發(fā)生聯(lián)系的孤戶康興貴的一雙兒子,弄清了自己的支系根脈,并找到了失聯(lián)多年的96歲高齡的姑姑康順蓮,讓其兄弟二人備感歸宗認祖的溫暖。

還有,7月12日,山東臨清的宗親赴河北清河尋根,也是依靠當?shù)匮芯繒M行。盡管未能如愿,但康久乾會長等宗親的那份熱情,卻給他們增添了信心和力量。他們堅信,有清河分會宗親的真誠無私幫助,尋根溯源之愿一定能實現(xiàn)!

所有這一切都充分證明:開展尋根溯源,康氏文化研究會發(fā)揮著重要的紐帶作用,我們必須進一步加強研究會建設(shè);《康氏文化》及“中華康氏網(wǎng)”是不可或缺的平臺,我們應(yīng)當倍加呵護,使其越辦越好。

(四)《華夏康氏》再譜新篇

去年,《華夏康氏》又陸續(xù)拍攝制作了“致敬康家抗戰(zhàn)老兵”和“康氏宗祠”兩個專輯(昨天各位都觀看了樣片)。

我們在編寫《抗日烽火中的康家人》的過程中,時時被投身抗日救亡、與日寇浴血奮戰(zhàn)的康姓前輩的英勇事跡所感動、流淚,更覺那些健在的抗戰(zhàn)老兵是我們康家人的寶貴財富,應(yīng)該為他們留下可以傳世的影像材料。如果再等10年,恐怕就難尋到健在的抗戰(zhàn)老兵了。我們以家族的名義拍攝制作“致敬康家抗戰(zhàn)老兵”,不僅為家族保存了珍貴的紅色記憶,而且也在更高層面上,為豐富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的歷史資料作出了獨特貢獻。

全國各地有許多康氏宗祠,特別是那些歷盡滄桑有著數(shù)百年乃至上千年歷史的古老祠堂,對康氏文化研究來說,是彌足珍貴的歷史文化資料。每一座康氏宗祠,其建造、修葺、保護、利用的過程,都記載著參與者弘揚祖德、以啟后昆的美好愿望,見證了當?shù)刈迦耸朗来缱诰醋?、德垂后世的?yōu)良傳統(tǒng),積淀著康姓人世代傳承、生生不息的崇德尚善的人文精神。宗祠內(nèi)的一切陳設(shè)都是一種文化符號,那里的牌匾、楹聯(lián)、碑刻及先祖靈位、畫像,都蘊含著寶貴的文化意蘊,彰顯著康氏文化的獨特價值。所以,《華夏康氏》采用實景拍攝、現(xiàn)場訪談、旁白解說等方式制作的“康氏宗祠”專輯,之于康氏文化研究的價值,是不言而喻的。

為拍攝這兩個專輯,《華夏康氏》攝制組去年先后驅(qū)車到北京、湖南、四川、福建、江西、山西、河北、山東、浙江、安徽及河南的鶴壁、駐馬店、鎮(zhèn)平等多地,辛苦奔波上萬公里,或?qū)ぴL抗戰(zhàn)老兵,或攝錄康氏祠堂。攝制組所到之處,都被濃濃的家族親情所浸染,時時處處都被宗親們的熱情關(guān)心和積極支持所感動。在福建的7天里,文良會長放下公司的事務(wù),冒著嚴寒,自己駕車,帶領(lǐng)攝制組尋訪了分布各地的康氏祠堂。他籌劃精細,安排周到,銜接緊湊,各支系宗親密切配合、熱誠支持,使福建之行收獲頗豐。難怪隨行的記者感嘆:“康氏宗親的熱情勁,只能用‘感動’來表達!”我曾隨攝制組去到北京、湖南、四川、山西等地,也真切體驗了當?shù)刈谟H的熱情。在湖南,正值盛夏,放心、叔南等宗親頂著烈日,帶我們徒步前往采訪抗戰(zhàn)老兵;在四川,海林、運武等宗親準備充分、組織嚴謹,既如愿采訪了參加過抗戰(zhàn)的康德光和康紀忠兩位老宗長,還瞻仰、攝錄了古老的天池康氏祠堂;在山西興縣,憲章宗長、興縣編辦主任貴仲宗親一路陪同,順利采訪了康太兒、康來寶、康少均三位抗戰(zhàn)老人……

可以說,《華夏康氏》的每一次采訪,都記錄下了康氏宗親的真情奉獻。沒有各地宗親的關(guān)心和支持,這兩個專輯的攝制根本無法完成。因為這是我們一家人的事,各地族人都視之為自己應(yīng)盡的責任,所以,恕我這里不再一一具名點出。借此機會,我代表研究會向各地宗親給予攝制工作的大力支持和真誠幫助,也向為此付出心血和汗水的攝制組同志,表示最真摯的感謝!

(五)專題研究收獲成果

去年以來,研究會開展的專題研究已收獲了成果。主要是:

  1.《抗日烽火中的康家人》(第一輯)編印發(fā)行。該書由臺灣陸軍中將康景文宗長題寫書名。全書共收錄100篇文章,涉及151位康姓人的抗戰(zhàn)故事。為編印此書,各地研究會及廣大宗親積極參與,多方支持,提供素材,撰寫稿件,表現(xiàn)出家族擔當?shù)母叨葻崆楹拓熑?。河北省分會組稿最多,計29篇,新明宗親為此付出了更多心血。總會先后派人赴山東、山西、江蘇、河北等地尋訪、采寫,得到了當?shù)刈谟H的大力支持。給我印象深刻的是,去年7月我們一行到山西興縣采訪,興縣副縣長康旺舉宗親、縣編辦主任康貴仲宗親冒著酷暑全程陪同,帶領(lǐng)我們走村串戶拜訪康姓抗戰(zhàn)老兵,貴仲宗親既做向?qū)в肿龇g,令我們十分感動。

  2、《尚書選讀》編印發(fā)行。該書精心選出《尚書》中與康姓相關(guān)的20篇文告,一一做出校注 、釋譯,并請北師大教授、博士生導師康震宗親題寫書名。編印此書,旨在探討康氏“崇德尚善”文化精髓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根脈,引導康姓人加深理解康氏文化研究與國學熱潮的密切關(guān)系。“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相信各位在潛心默讀、寂然沉思中一定會有所感悟的。

  3、《中華康氏大統(tǒng)宗譜》(姓源卷)初稿完成,正依據(jù)各位宗親的意見,進行必要的充實、修改、校對。

  4.譜牒研究有序進展??倳M織人員對現(xiàn)保存的170套不同支系的族譜進行研讀、考證,對其中的重要信息進行分類、歸納、比較、分析,發(fā)現(xiàn)不同支系間的橫向關(guān)聯(lián),以作為各地宗親尋根溯源的信息支撐。目前已整理出了近五萬字的族譜信息資料。同時,摘錄有關(guān)祠堂和歷代所受恩榮的記載,為下一步的專題研究作資料準備。

  5、不少地方研究會還推出具有當?shù)靥厣膶n}研究。廣東省分會利用地域優(yōu)勢,成立康有為研究領(lǐng)導小組,已組織研究人員寫出多篇文章。鄭州市康氏文化研究會從當?shù)貙嶋H出發(fā),組織編寫出版了鄭州康氏的大型史書《鄭州康氏家族》。

)“康氏文化苑”獲準立項

最近二年,為建康氏文化苑,我們做了大量的工作,從決定建苑淇縣到選址定位、簽訂協(xié)議、獲準立項,真可謂一波三折。我先后十八次前往淇縣與當?shù)卣簧妫钡浇衲瓿醪排c淇縣政府達成最終協(xié)議,并獲準立項,將“康氏文化苑”確定為淇縣2016年招商引資中唯一的旅游開發(fā)項目,并列為鶴壁市2016年的重點項目。文化苑用地已經(jīng)確定,下一步就是規(guī)劃設(shè)計,組織施工了。所以,如何設(shè)計、盡早施工,就成為我們2016年的首要任務(wù)。

一刊一網(wǎng)運行良好

《康氏文化》全年出版4期,共登載文章146篇、尋根信息30則。向族人發(fā)放15000余冊,分布240多個分會和其他近300個地方的廣大地域,產(chǎn)生了良好的社會反響。特別是2015年《康氏文化》第二期發(fā)表的學術(shù)研究文章《<白虎通德論>對華夏康氏姓源的認定》,以無可辯駁的史實論證了康氏的起源。2016年1期康寬治的《必須辨清兩個“康延孝”》同樣產(chǎn)生良好影響,有力駁斥了有關(guān)泰和始祖的雜音?!犊凳衔幕芬愿哔|(zhì)量的辦刊追求,讓廣大宗親感受了康氏文化研究的精神力量,也得到地方政府主管部門的好評。

“中華康氏網(wǎng)”2015年共編發(fā)、轉(zhuǎn)載各類文章、信息1120篇,收到留言1731條,IP瀏覽量達3.7萬次,頁面瀏覽量23.5萬次,收集和解答尋根信息372條,網(wǎng)站視頻版塊不斷更新。

   各位宗長,各位宗親:2015年,康氏家族事業(yè)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赝麃砺罚疑钪@些成績來之不易,更明白這些成績,是各地分會和廣大宗親熱情支持和共同努力的結(jié)果。剛才大會表彰的20個模范分會和35位模范宗親,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在這里,我代表研究會再次向獲獎?wù)弑硎緹崃业淖YR和崇高的敬意!向你們及與會的各位宗親,并通過大家向全體康氏族人表示誠摯的感謝!同時,也熱切地希望康姓人同心同德,一如既往地支持康氏文化事業(yè),攜手并進,通力做好2016年的各項工作!因為前路漫漫,任務(wù)繁重。

 

二、2016年工作的初步打算

   2016年是國家實施“十三五計劃”的開局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guān)鍵之年,社會大環(huán)境很有利。但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新一年里,康氏文化研究將面臨更多的挑戰(zhàn)和更繁重的任務(wù),建苑淇縣的愿景進入施工建設(shè)的關(guān)鍵階段,一些研究課題亟待進一步深化與拓展。所以,我們必須認清形勢,精心謀劃,腳踏實地,有效推進。

    中華康氏文化研究會2016年的整體工作思路是,在繼續(xù)推進和幫助族人尋根溯源和弄清支系根脈、積極開展宗親聯(lián)誼,尤其是加強海外宗親聯(lián)誼,借助韓國信川康氏大宗會的力量,拓展朝鮮半島的宗親聯(lián)誼范圍,進一步加強各地研究會建設(shè)并不斷增強其橋梁紐帶作用(對尚屬空白的省、市、縣更要加大力度。吸收更多的族人入會),一如既往地辦好《康氏文化》和“中華康氏網(wǎng)”的同時,還著力做好以下重點工作:

  (一)集康氏家族力量,聚康姓族人智慧,全面推進康氏文化苑建設(shè)

  “康氏文化苑”獲準立項,并得到鶴壁市和淇縣兩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列為該市的重點建設(shè)工程,對我們來說,既是動力,也是壓力。因此,“康氏文化苑”建設(shè),必須作為2016年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實、抓緊、抓出成效,確保今年開工,項目建設(shè)有實質(zhì)性進展。否則,我們無法向廣大宗親交代,也無法向鶴壁市和淇縣政府交代。為達此目標,我們的推進思路是:

   1、抓緊完善征地手續(xù),盡早測量放線,圍墻圈地。

   2、集思廣益,精心籌劃,盡快做出文化苑整體工程規(guī)劃。

   3、力爭上半年完成工程設(shè)計、做好造價預算規(guī),實現(xiàn)“三通(水、電、路)一平(地面平整)”。

   4、各地研究會要采取得力措施,進一步廣泛深入地宣傳、發(fā)動族人,使人人為建苑獻計獻策,個個為建苑貢獻力量,鼓勵更多的宗親投身其中,直接參與工程建設(shè)。

   5、各地分會要從自身實際出發(fā),做出自己擬認建、領(lǐng)建、自建或捐資、捐物的意向性選擇和切實可行的具體措施,待工程設(shè)計圖紙和各建筑項目造價預算出來后,即可最終確定。

   6、下半年選擇吉日,破土動工。

   各位宗親,建設(shè)康氏文化苑是我們給族人的莊嚴承諾,也是天下所有康氏人崇宗敬祖的共同期待。藍圖已經(jīng)繪就,方案已經(jīng)確立,擺在我們面前的任務(wù)是極為艱巨而極具挑戰(zhàn)性的。完成這項千秋文化工程,既需要財力和物質(zhì)保證,又需要匠心獨運、統(tǒng)籌謀劃的智力投入,單靠少數(shù)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全天下的康氏人共同發(fā)力、共同參與。古人云:“孤舉者難起,眾行者易趨。”只要我們每個康姓人都行動起來,獻一份敬重之心,出一份錢財之力,我們想辦的事情就一定能夠辦成。我們有共同的祖先,每個人都有淳樸虔誠的敬祖之心,都有深厚真摯的家族情懷,理當共同承擔建設(shè)康氏文化苑的重任,人人都為建造尋根祭祖的精神圣地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無論你經(jīng)濟條件如何,我們都血脈相連,敬祖之心是相通的,都肩負著一份無可推卸的家族責任。古人言“百善孝為先,論孝在心不在行,論行寒門無孝子”,強調(diào)的就是盡孝更重于內(nèi)心的真誠,而不在于物質(zhì)的豐厚。所以,有存之于心的那份敬祖誠意,就一定外化為樂于捐獻的自覺行動!捐錢捐物不在數(shù)量多少,在于表達心中的那份敬祖誠意!多則不限,少亦不拒,一份奉獻,一份誠心。我們都不能錯失千載難逢的良機,空留愧對祖先和后人的無盡遺憾!

族人中有一批成功的企業(yè)家,他們作為改革開放大潮中先富起來的精英,理所當然是建設(shè)文化苑的主力軍,應(yīng)承擔更多的建設(shè)責任。我深知企業(yè)家創(chuàng)業(yè)之艱辛,備嘗其中的酸甜苦辣。就拿我來說,從一個建筑工人起步,懷揣著夢想,自七十年代初開始打拼,搞建筑,做地產(chǎn)、賣汽車,開酒店……,風風雨雨幾十年,摸爬滾打,嘔心瀝血,雖也遭遇過挫折,經(jīng)歷過低谷,但畢竟手里有了一些積累,成了創(chuàng)業(yè)的成功者。但深入思考一下,難道創(chuàng)業(yè)成功有了一定的財富積累,就算實現(xiàn)了人生價值嗎?我覺得并非如此。人生價值的真正實現(xiàn),應(yīng)該是在你創(chuàng)業(yè)成功有了一定積累之后,如何用你的財富為社會、為國家、為家族做一些有益的事情。換句話說,就是一個人在有了一定的物質(zhì)基礎(chǔ)之后,應(yīng)當有更高層次的精神文化追求。因為任何人的自然生命都是有限而短暫的,唯有其精神文化生命才會永存而不朽!古人所謂“立德立功立言”之“三不朽”的追求就在于此。反之,如果自己的人生價值追求僅僅停留在物質(zhì)層面,那就很容易把財富消耗在沉溺酒色的無聊生活而虛度光陰;或者一心要把財富留給子孫,孰不知這樣的傳承貽害無窮?!顿Y治通鑒》記載,漢代疏廣辭官歸田后盡散朝廷所賜金錢,別人勸他要留金于子孫時,他說出一段耐人尋味的話:“賢而多財,則損其志;愚而多財,則益其過,且夫富者眾之怨也,吾既無以教化子孫,不欲益其過而生怨。”我覺得疏廣的話,時至今日,對我們?nèi)杂袉⑹疽饬x。

我們這一代人,欣逢盛世,受惠于改革開放的偉大時代,理應(yīng)回饋社會,更當為家族做出奉獻。建設(shè)康氏文化苑是一項澤被后世的功德工程,我們慷慨地拿出自己的一部分資金,無怨無悔地認建、領(lǐng)建或自建一個項目,用自己的資金把一腔虔誠敬祖之情凝鑄為一座巍峨的建筑物屹立文化苑中,這才是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明智、榮耀選擇。因為,建好康氏文化苑,無疑是樹起了一座康氏文化研究的千秋豐碑,永世記載建設(shè)者的無量功德。且不說我們還將在苑內(nèi)勒石刻碑,銘記為建苑做出貢獻的族人的名字和事跡,僅就拔地而起的建筑群而言,哪一處不向世人訴說著建設(shè)者的無量功德?可以說,我們今天投入的是物質(zhì)財富,明天收獲的是千秋功德;今天獻出的是一分真誠的敬祖心意,明天得到的是后世子孫的永久銘記和敬仰。

其實,富而樂善好施、奉獻社會,就是我們康氏家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康百萬家族的“留余”精神是最好的傳承。曾經(jīng)“富甲三省”、綿延四百年長盛不衰的康百萬家族,其傳承至今留給后世的不是萬貫錢財,而是以“留余”為代表的良好家族傳統(tǒng),即勇于擔當樂于奉獻的家國情懷,是“德蔭廣被”“慷慨大方”的濟世功德。因為,康百萬家族深知,財富的存留是暫時的,精神的留存才是永久的。如今,已成為一種文化符號的“康百萬莊園”,正以其物質(zhì)存在無言地向世人訴說其歷代秉承的優(yōu)秀家族精神。我們建設(shè)康氏文化苑,同樣是發(fā)揚“留余”精神,用物質(zhì)建構(gòu)的存在為康氏后人留下寶貴的家族精神財富,讓他們世代傳承,享用不盡!

這是我的財富觀,也是我對人生價值追求的理解。我已做好充分準備,拿出我的積累,認建始祖殿,并率先施工建設(shè)!在此,我也呼吁那些歷經(jīng)拼搏有了一定經(jīng)濟實力的宗親們,踴躍行動起來,用我們康家人的財富共同筑就承載家族精神血脈的康氏文化苑,把我們的所“余”變成一種寶貴的精神財富留給后人。機不可失,失不再來。萬萬不能等文化苑竣工之時,空留遺憾和悔恨!

二)繼續(xù)廣泛搜集、采訪康姓人的抗戰(zhàn)故事,編印《抗日烽火中的康家人》(第二輯)

《抗日烽火中的康家人》(第一輯)的問世,在廣大族人中產(chǎn)生了積極影響,也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一致認為這是康氏文化研究的一項意義深遠的重要選題,應(yīng)該繼續(xù)深入和拓展。為此,2016年研究會將繼續(xù)加大投入,雙管齊下,文字記錄與《華夏康氏》的影像攝錄相結(jié)合,抓緊時間,搶救性地發(fā)掘康姓人的抗戰(zhàn)事跡,尤其是重點采訪健在的抗戰(zhàn)老兵,盡早完成《抗日烽火中的康家人》(第二輯)的編寫出版(目前研究會已收集、編寫了40余篇)?;诖?,我們呼吁:

1、各地研究會和每一位族人,都要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投身其中,查找相關(guān)資料,走訪有關(guān)人員,搜集可靠信息,提供采訪對象,積極撰寫稿件。

2、中華康氏文化研究會將有針對性地組織《華夏康氏》攝制組或派人到各地采訪,所到之處,懇望當?shù)匮芯繒蛷V大族人一如既往地熱情支持、密切配合,積極提供必要幫助。

(三)《華夏康氏》要盡早完成“致敬康家抗戰(zhàn)老兵”和“康氏祠”專輯的后期制作

     昨天大家觀看的這兩個專輯,只是《華夏康氏》依據(jù)前期采訪及外景拍攝后進行的初步制作。其中難免存在不足的地方,下一步將充分參考大家的意見,抓緊時間完成后期制作,適當時機向各地研究會發(fā)放,以供族人欣賞。如果尚需補拍鏡頭,望各地研究會和廣大族人給予支持。

     (四)認真挖掘、核對資料,編印出版《古代康氏名人》

今年,研究會將組織專人充分利用古代典籍,進一步發(fā)掘可考的相關(guān)記載,扎扎實實地編印出版《古代康氏名人》,以弘揚康氏文化傳統(tǒng)。原印發(fā)的《中華康氏名人》,因時間倉促,所用資料(特別是來自網(wǎng)絡(luò)的資料),存在稽考不準、文字遺漏之缺憾,尤其是近當代名人的收錄標準不一,顯得龐雜,故將此書收回。對原書內(nèi)容進一步作史籍核考,查漏補缺,并刪去“近當代康氏名人”的內(nèi)容,重新編印,命之《古代康氏名人》。待今年出版后,再著手編印與之配套的續(xù)輯。

(五)適時出版《中華康氏大統(tǒng)宗譜》(姓源卷)

此前的宗親聯(lián)誼會上,已將《中華康氏大統(tǒng)宗譜》初稿拷貝U盤分發(fā)給部分宗長、宗親。感謝各位的關(guān)心和支持,大家閱后對初稿提出了一些有益建議。目前,研究人員正依據(jù)大家的意見和建議進行認真修改,可望在合適時間出版。但令人遺憾的是,不少康氏支系的譜牒,至今未贈存總會,我們還需要進一步搜集相關(guān)的必要信息。

(六)深入開展譜牒研究,收集更多寶貴信息

深入開展譜牒研究,及時回應(yīng)族人的尋根期待,力爭今年閱完現(xiàn)存譜牒,按區(qū)域理出康氏支脈分布及繁衍遷徙的基本線索,并從譜中獲得更多寶貴的康氏文化史料,如譜中記載的康氏族人獲得的恩榮、各支系的宗祠史料以及族人中保護和傳承康氏文化的感人事跡等。我也在此提醒各位,大家都要做康氏文化研究的細心人,閱讀家譜時,留意收集這些寶貴資料,撰寫譜牒研究和祠堂文化研究的文章。

研究會現(xiàn)保存的《康氏族譜》共計170套(不含重復者),涉及四川、湖南、湖北、山東、山西、陜西、河南、河北、安徽、福建、江西、廣東、廣西、云南、貴州、遼寧、內(nèi)蒙古、重慶、北京、天津、甘肅、浙江、臺灣等23個?。ㄊ?、區(qū)),其中以四川、山東、湖南、河南、江西、福建的居多,有的省市僅存有一套。尚有吉林、黑龍江、海南、新疆、上海、江蘇、青海、寧夏、西藏等9省(市、區(qū))為空白。因此,仍需要各地研究會和廣大族人積極支持,及時將本支系的族譜贈存中華康氏文化研究會。這不僅是開展譜牒研究的需求,更是編纂“大統(tǒng)宗譜”和“康氏文化苑譜牒館”陳列之必需。

(七)加快康氏書畫院的籌建步伐

我們康氏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家族。書畫界不乏名人,書畫愛好者更是枚不勝舉。組建康氏書畫院是我們早有的美好愿景,今年我們要推進這項工作的落實。各地研究會要組織、支持書畫界的藝術(shù)才俊開展交流、共商大計,為建立康氏書畫院出力獻策,力爭今年有實質(zhì)性進展。

 

各位宗親,2016年的任務(wù)繁重而艱巨。特別是大家期望已久的康氏文化苑,進入施工建設(shè)的關(guān)鍵時候,將會遇到許多不可預料的問題。但是,既然作出了決定和承諾,就要堅定不移,迎難而上!“百舸爭流,奮楫者先;中流擊水,奮進者勝。”康家人有擔當大義、成就大事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我堅信,有天下康姓人的鼎力支持,有與會各位宗親的同心協(xié)力,我們就一定能圓滿完成各項任務(wù)!                                                                        

謝謝大家!

                         

 

东宁县| 皋兰县| 敦煌市| 双桥区| 韶关市| 武宁县| 兖州市| 屏东县| 济源市| 钟山县| 阿瓦提县| 深水埗区| 澳门| 清河县| 台前县| 浮山县| 金乡县| 南溪县| 嵊泗县| 肃北| 金湖县| 东光县| 伊吾县| 隆林| 通道| 东乌珠穆沁旗| 酉阳| 灌云县| 潞城市| 曲沃县| 吴川市| 通山县| 安庆市| 新河县| 庆安县| 横山县| 宁蒗| 育儿| 卓尼县| 青州市| 简阳市|